大肠杆菌对餐饮具的危害

  大肠杆菌,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又称大肠埃希菌,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在餐饮行业中,大肠杆菌对餐饮具的危害尤为显著。近日,有关大肠杆菌污染餐饮具并导致健康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大肠杆菌主要寄居于人的肠道,是条件致病菌。但当它移位到其他的组织或者脏器时,就可能引发疾病。餐饮具中如果检出大肠杆菌,往往意味着被肠道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这些致病菌的存在,可能导致消费者在使用餐具后出现腹泻、肠胃感染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败血症、脱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酸中毒以及休克等严重后果。

  大肠杆菌污染餐饮具的主要原因包括餐饮具没有定期清洗消毒,或餐具干热消毒时未达到规定的时间和温度。此外,操作人员在上完卫生间后洗手不彻底,个人卫生状况未达标,也会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卫生状况。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大肠杆菌污染餐饮具的风险。

  为了防范大肠杆菌对餐饮具的污染,相关法规和标准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GB 14934-2016 消毒餐(饮)具》规定,餐具中微生物项目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而消灭大肠杆菌需要满足温度在75℃以上,时间达1分钟这个条件。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餐饮企业并没有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和标准,导致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在餐饮具上的残留。

  用开水烫餐具的消毒效果可能非常有限。虽然用100℃的水烫餐具并且持续30秒以上对去除餐具上的细菌效果较明显,但如果用60℃以下的水冲烫餐具,作用就很微弱了。因此,消费者在选择餐馆时,除了关注餐馆的口味和服务外,还应关注其卫生状况,选择卫生条件好的餐馆就餐。

  餐饮企业应严格执行消毒标准和规定,加强餐具的清洗和消毒工作。同时,操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在操作前彻底洗手。此外,消费者在使用餐具前,也可以自行用开水或消毒湿巾对餐具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以减少致病菌的感染风险。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18269766752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