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检测的标准流程
动力电池检测是确保新能源汽车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检测项目包括外观检查、电压测试、容量测试、内阻测试、温度监测以及安全性能测试(如过充、过放、短路、针刺、挤压、跌落、热冲击、燃烧等测试)。这些检测遵循严格的行业标准,旨在全面评估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安全性,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工作,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持续、可靠的能源供应。
检测项目:
外观检测
检查电池外观是否存在缺陷,如变形、破损、锈蚀等。
电压测试
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工作电压,确保基在正常范围内
容量测试:
测量电池的额定容量和放电容量,评估其储能能力
内阻测试
测量电池的内部电阻,评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效率
温度监测
在充放电过程中监测电池的温度变化,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检测标准: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
该标准旨在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要求,确保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为车内乘员提供足够的逃生时间。
提出了针刺、外部直接加热和在电池单体内部布置加热片等触发热失控的试验方法。
《电动车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GB/T31485-2015):2
该标准主要针对电动车使用的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组进行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
规定了电池组的物理、化学、电学等方面的要求,确保电池组的安全性和性能。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安全性试验规程》(GB/T 31467.3-2015):
该标准是对电动车中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动力蓄电池进行安全性试验的规程旨在确保电池的安全和性能符合国家标准,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检测范围:
锂离子动力电池、核动力电池、汽车动力电池、混合动力电池、三元动力电池、新能源动力电池等